建筑防水设计、选材、施工对建筑漏水都有影响。
一、防水材料对建筑漏水的影响
材料选择的原则
(材料简单,施工容易,效果可控)
同一个工程只选择一两种相容性好的防水材料。
现在一个工程往往选用四五种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而不同材质的防水很难融合形成一个整体防水层,导致防水工程选用的防水材料品种越多,渗漏越严重,因此同一防水工程选择用的防水材料种类尽量少,最好是一到两种同种材质的防水材料。当大面积和节点都有效密封了,同时两种部位的防水层有效融合了,防水才真正实现了全密封,整个防水系统才能保证持久有效。
材料在复杂环境要能施工。
传统防水材料施工,往往要求基面干净、干燥、平整等,而混凝土建筑防水施工现场往往节点多,潮湿潮气、不平整、不干净,难以达到传统材料的施工要求,而且施工工人往往是非专业人员,传统材料的防水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因此,材料要能适应施工现场的复杂性,且施工简单,不仅能赶工期,还能保证防水效果,符合现实的需求。
材料施工后应验收方便,效果可控。
只有材料对防水对象实现了全密封,才能认为防水安全可靠。验收时,直接在现场随机剥防水层,撕防水层,看防水材料是否对基层粘接牢固,完全密封,如果完全粘结密封,则可以判断防水层有效,防水安全可靠。这样验收最简单、最有效,防水效果最可控。
二、造成建筑漏水的几个方面
防水设计过分依赖图集和标准,施工不注重工序配合和细节管理,轻视后期维护
解析:防水是个系统工程,是工程管理学和材料工程学紧密配合的工程,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防水失败。因此要协调好设计、选材、施工和维护等过程,从源头把好设计关,依据防水基本原则选好防水材料,选择专业防水施工单位,精心施工,精心管理。
防水设计不考虑地域环境与施工环境相匹配的材料和方案,如将SBS或油性的涂料用于潮湿的地下室施工
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潮湿,把用于干燥环境施工的SBS卷材用于潮湿的地下室施工,是SBS难以通过热熔施工粘结到基础,最后因不可避免的微小破损产生窜水而导致防水系统失败。应选能潮湿施工并能牢固粘结到潮湿混凝土上的防水材料。热熔法、胶黏法,在潮湿环境下施工导致最后渗窜
刚性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渗透结晶性涂料)作为独立防水层用于跨度大的防水基层,如层面、地下室顶板、侧立墙等
解析:刚性防水作为独立防水层易受刚性基层开裂影响而产生微小裂缝导致渗漏,应刚柔相济,防水层要与基层变化特性相匹配,尽量避免刚性防水层作为单独防水层。
刚性防水层用于地下室顶板产生渗漏
防水层做在保温层上面
解析: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微小破损,水会经破损处渗漏到保温层,导致雨天小漏,天晴后大漏的现象。在南方防水重于保温,防水层直接做在坚实的防水基层上,避免防水层下面有积水层。
柔性防水层下面有积水层最后导致长期渗漏
隔层施工,如在屋顶做三层SBS防水层,做一道防水层批一道水泥砂浆层;做一层911聚氨酯防水涂料,再做一道自粘卷材
解析:多层SBS中间被水泥砂浆层隔离,SBS和水泥砂浆层界面不相容,遇到破损处,层与层之间形成窜水层,起不到1+1>1的效果,反而比单层维修更加困难,聚氨酯涂料与自粘卷材界面不相容,聚氨酯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有溶剂挥发出来,会破坏自粘卷材和聚氨酯涂料本身的结构。应采用多层复合防水时,防水层之间要叠加相容。